|
北京PM2.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“30+” 2020年,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聚焦重型柴油车、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、扬尘等重点领域,深入实施“一微克”行动。“人努力,天帮忙”,经过全市共同努力、区域协同,在气象条件整体有利的情况下,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标志性、历史性突破,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(PM2.5)年均浓度首次实现“30+”,为38微克/立方米,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增强,实现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,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。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经验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“实践案例”,为全球其他城市,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提供借鉴。 2020年空气质量总体情况及特征 2020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PM2.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,其中PM2.5年均浓度为38微克/立方米,首次达到“30+”水平,同比下降9.5%;可吸入颗粒物(PM10)、二氧化氮(NO2)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;二氧化硫(SO2)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保持个位数水平。 PM2.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“30+” 其余三项污染物保持达标 2020年,北京市PM2.5、PM10、NO2和S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8微克/立方米、56微克/立方米、29微克/立方米和4微克/立方米。其中,PM2.5浓度首次实现“30+”,与国家标准(35微克/立方米)的差距进一步拉近;PM10、NO2自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达到国家标准(70微克/立方米、40微克/立方米);SO2稳定达到国家标准(60微克/立方米)。 (图1 2020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及达标情况) 2020年,全市空气质量同比明显改善。其中,PM2.5、PM10、NO2下降幅度均较明显,较2019年分别下降9.5%、17.6%、21.6%;SO2持续保持个位数的极低浓度水平。 (图2 2019-2020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) 全年3/4的天数为优良天 “好天”比去年多了一个多月 2020年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6天,较上年增加36天,优良率达到75.4%,增加9.6个百分点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。其中,一级优天数为106天,较上年增加21天,二级良天数为170天,较上年增加15天。2020年全年未出现严重污染日;发生重度污染日10天,其中7天首要污染物为PM2.5,3天为O3。 (图3 2020年空气质量各级别分布情况) 全市各区域污染物浓度普遍下降 从空间分布分析,2020年全市PM2.5、PM10及NO2虽仍呈现“南高北低”的空间分布,但浓度梯度减小;其中,PM2.5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区域范围显著扩大,PM10及NO2在全市达标基础上整体持续改善,SO2全市各区域均保持极低的个位数浓度水平。 (图4 2020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空间分布) 近年来全市主要污染物 年均浓度均显著下降 与2013年相比,2020年大气四项主要污染物PM2.5、PM10、NO2、SO2分别下降57.5%、48.2%、48.2%、84.9%。 图5 2013-2020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) 空气质量“优增劣减”两显著 近年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级别天数显著增加,2020年达标天数276天,较2013年增加100天;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,2020年为106天,较2013年的41天增加65天。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,2020年重污染天数为10天,较2013年减少48天,降幅为82.8%。 (图6 2013-2020年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分布) “蓝天”含金量持续提升 2020年,PM2.5为优良的天数达到330天,占全年总天数的90.2%,较2013年增加126天,相当于2020年平均每周7天中就有6.3天为PM2.5优良天,而在2013年仅不到4天。 (图7 2013-2020年PM2.5为优良级别天数变化) PM2.5南北差距逐步缩小 2013-2020年,北京市各区域PM2.5浓度整体显著下降,空间分布虽一直呈现 “南高北低”特征,但各区域之间浓度逐步均匀化,南北差异由2013年的63微克/立方米降低至2020年的20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 (图8 2013年、2020年北京市PM2.5浓度空间分布) 夏季秋季基本消除PM2.5重污染 2013-2020年,本市PM2.5空气重污染显著缓解,2020年连续322天无PM2.5重污染,而2013年中最多连续87天无PM2.5重污染,连续无重污染日增加了235天。 (图9 2013-2020年PM2.5级别日历图) 1998年以来,北京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,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特征。从2004年开始SO2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,2019-2020年PM10和NO2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;目前PM2.5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8.6%,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仍需不断努力。 (图10 1998年以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、常住人口、机动车保有量、能源消耗总量增速与各项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) 圆满完成 蓝天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 北京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,始终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,特别是“十三五”以来,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,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,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、成效最明显、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的五年。2020年,在党中央领导下,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坚持方向不变、力度不减、标准不降,突出精准、科学、依法治污,聚焦重型柴油车、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、扬尘等重点领域,与周边地区共同努力,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。 坚持“一盘棋”思想 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加强决策部署,高效推动工作落实 市委市政府年初即研究通过2020年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;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开展大气污染防治“双调研”,现场解决难题;通过区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点评空气质量靠后的乡镇(街道),有力传导治污压力;市政府多次研究调度蓝天保卫战进展、秋冬季攻坚、重点区域空气质量、污染过程应对等工作,推动任务有效落实。 完善体制机制,有效压实各方责任 出台党内法规《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规定》,进一步明晰各级各部门生态环保职责。印发《北京市贯彻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〉实施办法》,有效发挥督察“利剑”作用。制定《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措施》,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、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。 各级同频共振,社会共治基本形成 全市上下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,各区各部门主动作为、协同作战,围绕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,构建市级统筹、区级落实、乡镇(街道)具体监督、村(社区)巡查的工作机制,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实施,取得实效。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普遍增强,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企业;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治理,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。“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企业施治、公众参与”的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。 聚焦“一微克”行动 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精准治理VOCs污染 坚持源头控制、过程管理、末端治理,组织开展VOCs专项治理行动。优化升级,累计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113家;清理整治“散乱污”企业71家,保持动态清零。源头替代,严格实施国家胶粘剂、涂料等产品VOCs含量限值标准,加强宣贯和培训解读,推动企业提前做好产品切换。深度治理,将VOCs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,53家企业完成“一厂一策”深度治理。严格执法,开展印刷、石化、工业涂装、汽修等重点行业和加油站、储油库VOCs专项执法检查,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乡镇(街道)实施五轮“点穴式”执法,精准查处涉气环境违法行为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北京市实现了VOCs排放量刚性下降,有力支撑了PM2.5浓度持续下降和臭氧(O3)浓度稳中有降。 依法治理移动源污染 坚持“车-油-路”一体,加强移动源管控。完善法规,制定实施“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”;问题导向,加大对超标车辆未复检合格又上路行驶的处罚力度;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制度,法治保障更加有力。优化结构,出台新一轮老旧车淘汰更新补贴、新能源货车运营激励等政策,累计淘汰6.5万辆国三标准汽油车,截至2020年11月底,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0.1万辆,国五及以上标准车辆占比超过60%,车辆结构全国领先。强化监管,完善“生态环境部门检测、公安交管部门处罚、交通部门监督维修”模式,聚焦进京口、市内重点道路加强路检路查,实施精准“入户”执法;修订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管理规范,严厉打击检验机构违法行为;加强油品质量监管检查,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的黑加油站点和流动加油罐车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移动源减排效果明显,对NO2浓度稳定达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 科学治理扬尘污染 坚持“平台共享、部门负责、执法规范、环保督察、信息公开”原则,推动施工、道路、裸地扬尘“三尘共治”。对施工工地,推广“天幕”全密闭施工,搭建视频监管平台,印发“绿牌”工地管理办法,鼓励引导施工单位绿色、高质量发展;对道路扬尘,按月对全市平原地区1800余条道路及各类工地出口两侧,开展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评估,结果向社会公开,压实属地和施工单位“最后一公里”责任;对裸地扬尘,创新开展卫星遥感“每月一拍”,对各区、各行业施工裸地管理情况进行识别评估,有效支撑属地和部门加强裸地扬尘精准治理。通过不断强化扬尘精细化治理,城市洁净度显著提升。2020年1-11月,全市平均降尘量5.3吨/平方公里•月,同比下降11.7%,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+26”城市中保持前列。 巩固“无煤化”成果 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,燃煤消费总量下降到200万吨以内,优质能源占比达97%以上。2020年,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先,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,深挖能源结构优化潜力,坚持以电为主、因地制宜,完成122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工作,未实施改造的村庄实现优质煤替代全覆盖,确保群众清洁取暖、温暖过冬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北京市SO2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四年保持个位数,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。 构建“现代化”体系 大气污染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法规标准更加健全 对标最高标准、最严要求,不断健全法规标准体系,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法制保障。2020年,京津冀三地协同开展“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”专项立法并同步实施,是国内首部区域协同立法;发布实施《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》等,在用大气类地方环境标准达到41项,涵盖燃烧源、移动源、工业源等多个领域,构建国内领先、世界一流的环保标准体系。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20年,全面实施国六(B)机动车排放标准,出台实施了新一轮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、新能源轻型货车运营激励、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、“绿牌”工地管理办法等政策;修订大气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,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,并向重点区域倾斜。通过一系列硬招实招,有效保障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各项重点任务圆满完成。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充分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优势,强化科技赋能,借助大数据、互联网等,探索建立“智慧+环保”新模式。2020年,搭建全国首个重型车在线监控平台,实时监控6.2万余辆重型车排放情况;安装遥感及黑烟抓拍设备61套,有效丰富非现场执法模式;构建全市统一的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,接入各行业工地(场站)2600余个;扩大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范围和领域;综合采取“自动+手工+走航+遥感”等手段加密VOCs监测,探索建立“环境质量评价+高值区筛查+溯源监察”管理机制;利用“热点网格”技术,实现精准识别、精准执法。 发挥“突破口”作用 区域联防联控更加深入 协同立法实现重大突破 聚焦流动性强的机动车,京津冀三地同步实施“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”,并在生态环境部的大力支持下,建立超标车辆数据共享、新车抽检抽查协同、在用车联合执法监管等机制,为区域依法协同治理移动源污染提供了坚实保障。 污染过程应对实现精准突破 在生态环境部统一指导下,细化优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、差异化管控政策,优先管控环保治理水平差、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,既有效避免“一刀切”,又推进重点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;预测发生污染过程时,本地抓早抓小抓细,区域联动应急,提前采取措施,污染“削峰降速”效果明显。 重点时段攻坚实现多点突破 自2017-2018年秋冬季起,在生态环境部的统筹指导下,连续四年与周边区域共同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,推动秋冬季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重污染天数逐步下降。2020年,聚焦夏季重点时段,共同实施夏季VOCs治理攻坚,遏制区域夏季臭氧污染。 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 在生态环境部的统筹指导下,本市和区域全面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,多方面、多领域深入合作、不断突破,协同治理取得明显成效,区域共享空气质量改善成果。2020年1-11月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+26”城市PM2.5平均浓度49微克/立方米,同步持续改善。 迈好“新征程”第一步 抓好PM2.5和O3协同治理 当前,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,北京市大气治理成效还不稳固,“复合型”“区域型”污染特征尚未得到根本解决,大气环境治理仍然艰巨复杂、任重道远。 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,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,坚持PM2.5和O3治理相协同、空气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减排相协同、本地治污与区域联动相协同,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VOCs和氮氧化物(NOx)深度减排为抓手,深入推进“一微克”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,尽最大努力推动全市空气质量继续改善,实现“十四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。 |